宜昌到三峡旅游攻略

巫山文峰塔、文峰观,观巫峡美景,冬看三峡红叶的观景点

文峰观风景区

巫山文峰塔,位于巫山县城东南数里许,滨临长江的文峰山南麓一块突出巨岩上,建有文峰观,是一个观赏长江三峡巫峡美景的观景点,冬季是看三峡红叶的美丽的地方。
英国人阿奇博尔德·约翰·立德著《扁舟过三峡》里面描述的文峰观是这样的:
“巫山峡口左侧有一座陡峭的圆锥形山峰,高约1500英尺,山顶上有一座绿树掩映的寺庙,称为文风寺,后面是一道2500英尺高的山脉。不知出于什么理由,巫山县正在这座山峰上修建一座新塔。我们的船工对此极其反感,说这处选址兆头不好,它控制着急滩和漩涡,肯定会造成灾祸。”

现在,已在原址上,建起了宏大壮观的文峰观,在至险处建起了镇水塔,修建了4A级景区公园,为旅游与历史文化衔接进行了重塑。1998年11月16日,巫山县人民政府以巫山府发(1998)70号文批准文峰观开放,并成立了文峰观道教管理委员会,由道士孙至阳任主任,负责文峰观的复兴工作。如今的巫山文峰塔、文峰观成为游客来巫山旅游,观巫峡美景,冬看三峡红叶的观景点。


巫山文峰塔、文峰观,观巫峡美景,冬看三峡红叶的观景点
据光绪《巫山县志》记载,巫山文峰塔始建于清乾隆年间,为六角七级,祈求当地文风焕然昌盛而建,故曰“文峰塔”。乾隆五十四年(1790年),刚刚落成当地书生李安乡试中举。按堪舆之术说法,文峰塔建在巫山城东南方高处,不但暗合“紫气东来”之兆,还属于堪舆之术中的巽方。《山海经图赞》说:“地亏巽维,天缺乾角”。《易·巽》说巽象风:“随风,巽”。疏云:“风既相随,无物不顺”。巽为文章之府,塔有卓笔之形。文峰塔建造原因乃是“弥补缺陷,调理风水不足。”另还有一种说法,长江至文峰山脚下有一水势凶险的险滩——箜篌沱,修建此塔还有祈福平安、镇水辟邪之用,又有镇水塔之名。

巫山文峰塔历史上屡建屡毁。1883年,英国人立德乐溯川江而上,途经巫山曾在《扁舟过三峡》中记载当地正修建新文峰塔,可见旧塔已毁。新塔是否建成?不得而知。但在此后1947年,邑人向承举先生曾随父登文峰山“烧报母香”,所见文峰塔已是一片瓦砾堆。
塔,本是佛教用于高僧埋骨的一种建筑物,自佛教从印度传入华夏起就不断被融合改造,塔也逐渐从宗教世界走向世俗社会,塔至明清以后一般可分为两类:佛塔和风水塔(文峰塔)。巫山文峰塔就属于风水塔范畴,其功用主要为祈文运、调风水,兼顾观赏性。
恭逢盛世,2014年巫山文峰塔原址复建,新塔乃六角十一级白塔,玉树临风,飞檐翘阁,屹立峡江。

点击查看更多旅游产品